大阪机场 地震

  地震发生时的惊魂瞬间

  笔者所在的大阪大学吹田校区距离地震震中大阪府茨木市南部不过几千米距离。地震发生时,笔者仍然在睡眠之中,迷迷糊糊间,地动山摇的强烈震感袭来,几乎将人从床上直接掀起。伴随着地震波的经过,整座建筑物都在发出剧烈的声响,紧接着便是物品跌落后的破碎声和女人的尖叫声,那种混乱和绝望的场面至今令人心有余悸。

  慌乱之中,求生本能促使笔者冷静下来,冒着难以站稳的强烈震动,在房间内寻找可以避难的安全角落。幸好,没等笔者钻进字台下面,震动就平息了,持续时间大概在十几秒上下。

  惊魂未定中,笔者扒起一件衣服就跑到楼下避难,谁知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反倒是有一位日本老奶奶正在往家赶,口中还不停地念叨没事儿就好,没事儿就好。

  这时才注意到手机上的灾害警报显示大阪府北部地区发生地震,于是恍然大悟,难怪会有如此强烈的震感,震中就在脚下震动不强烈才怪。

  很快同事们陆续发来信息,学校要求大家互相确认平安,同时统计实验室的受灾情况。看到大家发来的图片才知道原来这次地震造成的后果比想象中还要严重。实验室内部几乎全部的显示器都倾倒了,很多实验样品从架子上跌落损毁,设备报警停转,墙壁出现裂缝、漏水……

大阪机场 地震

大阪机场 地震(网络配图 侵删)

  实验室狼藉一片

  “震”痛之一——交通大瘫痪

  地震过后,大阪的公共交通系统立刻陷于瘫痪,行驶中的电车马上停驶并组织疏散乘客,未发车的班次全部取消,开展线路和车辆的检修工作。

  地震发生时,笔者实验室的一位日本中年大叔正在步行上班的路上,他从大阪单轨电车彩都线的轨道下走过时,地震恰好袭来。据他描述,首先是交通事故现场一般的剧烈撞击声,随后就看到正上方的单轨铁道在剧烈抖动,幅度可达数米。上百吨重的铁轨在自己头顶如长蛇一般扭动,他当时已经完全陷于绝望了……

大阪机场 地震

大阪机场 地震(网络配图 侵删)

  大阪单轨电车,笔者的日本同事当时正在轨道下方行走,来源:Photocredit:cotaro70sonBestRunning/CCBY-ND

  与铁道交通的瘫痪同步,公路交通行车缓慢,公交车晚点,大量班次因为司机受困于交通状况无法到岗而取消。由于价格昂贵平时客人寥寥的出租车变成了震后最抢手的通行工具,在车站等候出租车的人排成长龙。笔者的副教授此时正要乘机赶往东京参加会议,出发地离机场只有8公里左右的距离。然而,由于通往机场的单轨电车停运,出租车又根本无法打到,他只能发邮件给实验室其他职员希望有正好在附近的人可以送他前往机场。所幸最后东京的会议也因为大阪遭遇严重震灾而取消,他又返回了学校。

  当天下午,大阪地区的主要地铁及城铁线路仍然处于瘫痪状态,笔者驱车前往市中心的韩国领事馆,一方面是去领取赴韩签证,另一方面也是想近距离考察一下地震对大阪造成的影响。开车沿着大阪南北方向的快速路——新御堂筋一路向南,行车缓慢,但是严重拥堵并未发生,车辆依然有序行驶。沿途可以看到与快速路并行的地铁御堂筋线依然停运,铁道公司组织的大量人员正在线路上进行紧急抢修。

  经过淀川大桥时,看到了从没见过的壮观情景。这座大桥连接大阪市中心的梅田地区和淀川北岸的大阪北部,是公路铁路两用桥,平时极少看到有人在桥面上走动。然而,地震发生后,桥面上忽然挤满了通行于南北两侧的人群,很多在市中心上班但是居住在北大阪的人选择了步行过桥的方式。由于人流量过大,而且桥梁两侧还有信号灯截断人流,在桥梁两侧等候信号灯的人群可以排队到100米长。由于一个信号灯的时间不足以让全部积压的人通过,人群有序的列队等候通过,规矩而高效。

  ​“震”痛之二——人员财产损失

  截止18日当天23点08分,本次地震已经造成4人死亡,307人受伤。在位于震中的高槻市和茨木市,建筑物完全倒塌的情况鲜有报告,但墙面开裂,外墙倒塌,家具倾覆等状况在震中附近的整个北大阪地区相当普遍。四名死者全部是被地震中倒塌的墙壁、家具砸伤致死,其中包括一名9岁的小学女生和三名80岁以上老人。

大阪机场 地震

大阪机场 地震(网络配图 侵删)

  震中各家各户都有家具倾覆的现象发生

  如上图,笔者放置在高处架子上的全部瓷质餐具都跌落在水池中,基本全员阵亡,无一幸存。一处经常光顾的中华料理店损失惨重,几乎全部的餐具、灶具都在地震中毁坏。老板发朋友圈直播了受灾惨状,愤懑的控诉保险公司不接他的电话。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保险公司需要处理的理赔案件实在太多,震后人手又没法完全到岗。

大阪机场 地震

大阪机场 地震(网络配图 侵删)

  一间经常光顾的中华料理店受害严重

  我们注意到,这次地震的震级数据中有震度6弱这样一种国内不太采用的说法,那么震度6弱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

  震度是日本广泛采用的用来描述地震体感程度的数据,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地震烈度的数值表征,与地震本身的里氏震级无关。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地震烈度定义方式,日本的震度与震动时地震波的最大加速度成正比,由于地震波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离开震中的区域烈度也呈现出迅速下降的趋势。如下面的本次地震震度图所示,震中附近6弱的震度在南大阪地区只有4,衰减很快。

大阪机场 地震

大阪机场 地震(网络配图 侵删)

  笔者所处的位置就是中间的那个红叉,来源:NHK

  日本震度等级标准中的最高级为震度7,2016年的熊本大地震前震、主震震中区域均有震度7的强烈震感。其实,自从1949年日本开始设立震度7这一烈度指标以来,仅在四次地震中观测到过7级震度。分别是2016年的熊本大地震、2011年的3.11东日本大地震、2004年的新泻县中越大地震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

  下面的动图模拟了阪神大地震中房屋内的震动情况,不难看到震度7足以造成家具全毁、房倒屋塌的严重后果。震度7级之下便是6强和6弱两个等级,可见震度6弱已经是非常之强烈的震感了。

大阪机场 地震

大阪机场 地震(网络配图 侵删)

  模拟震度7时的震动场景

  地震后日本相关机构是如何分析震情的?

  下面的文字由笔者在地震发生后当晚发表于“科了个普”公众号。

  “此次地震的相关数据仍在分析中,以判断是否是横跨大阪的“有马—高槻断层带”发生了地震。之前专家预测该断层带30年内引发地震的概率是0.1%。除去上述断层带,大阪地下还存在生駒,上町两个断层带。根据日本地震科学领域权威专家的说法,后续发生断层连动的可能性不大。但2、3日内还是应当多加注意,一周后地壳活动会趋于稳定。此外,专家分析,像前年的熊本大地震一样,前震后发生更大主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必为此而过分恐慌。“

  现在来看,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周时间,本次地震造成的板块相对活跃趋势仍然没有完全衰减。23日晚间大阪北部仍发生了一次震级为里氏4.0,最大震度3的余震。该次余震也造成大阪单轨列车24日全线紧急停运一天以检查车辆和铁道受损情况的后果。

  难忘的避难所一夜

  18日晚开始,大阪大部分超市、便利店的纯净水(饮料、茶仍然在售)已经售罄,笔者驱车直到毗邻的兵库县境内,仍然没有买到纯净水,沿途超市到处是空荡荡的货架和储备战略物资的人们。

  18日夜间,余震仍然时有发生,叫人难以安然入睡。在一次相对剧烈的震动(事后查证得知震度4,是主震后最大的一次余震)后,笔者毅然前往了当地的指定避难所。

  不过,令人颇为诧异的是,前来避难的岛国民众寥寥无几,大部分避难者是中国留学生。

  据早先前往避难所的中国同事介绍,夜间12点之前该避难所只有他们一家三口。在12点半左右发生强烈余震后才又断断续续地来了四五个家庭,不足20人,而这里的设计规模可以容纳五百到一千人同时避难。

大阪机场 地震

大阪机场 地震(网络配图 侵删)

  位于大阪府箕面市的一处指定避难场所,箕面市東小学

  避难所为避难者准备了基本的寝具,包括可以铺在地板上的化纤野餐布、毛毯以及应急食品和饮水等。铺在地上的垫子厚度太薄,只能保证基本的休息,完全谈不上舒适。加上所有人都处在同一个公共空间内,一点响动就会惊醒很多人。

  19日凌晨,又发生了三次明显的震动。余震袭来时,体育馆内回荡着建筑材料受到挤压后的吱吱嘎嘎声,幼儿的惊叫和哭喊掺杂其间,令人整夜难眠。虽然能确保安全,但是体验实在过于“遭罪”,这可能也是日本人不愿意前往避难所的原因之一吧。

  终于挨到天亮,避难所的工作人员为大家准备了简单的早餐,有几种应急食物可供选择。这些食物的保质期基本都长达五年,便于长期保存。笔者吃了其中一种面包,一条面包的热量居然高达400多千卡,不愧为应急食品。饮水也有冷热纯净水和冷热茶等几种选择,从避难所设置的定位来看,这样的条件已经让笔者觉得十分奢华了。

  早餐后,走出体育馆大门,该所小学的小学生们已经前来上课了。不禁让笔者目瞪口呆,这样的强震过后难道不应该全部中小学都停课吗?时候才了解到,原来只有幼儿园是整个19日都停课的,中小学方面,只有位于震中附近的几所才接到了完全停课1天的通知,其余大部门学校19日都按时上课。

大阪机场 地震

大阪机场 地震(网络配图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