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公司」三星电子高层换血,赌半导体

三星公司

三星公司(网络配图 侵删)

  编辑/游勇

  12月7日,三星电子发生了一场“人事地震”,一口气换掉了三位联席CEO。这是这家韩国巨头自2017年以来进行的最大规模的组织调整。

  根据三星电子的安排,消费电子部门和移动业务合并为SET部门,由59岁的电子影像显示业务负责人韩钟熙领导,任副董事长兼CEO。而58岁的庆桂显将负责三星设备解决方案(DS)团队,也就是半导体业务。

  不难发现,手机和消费电子部门合二为一,唯独半导体业务依然是独立部门。三星向半导体行业倾斜的意图已经很明显,相比于手机和消费电子,半导体的技术门槛更高,当然利润空间也更加丰厚。

  掌门人出狱,开始人事巨震

  2021年1月,三星掌门人李在镕因向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行贿被判刑入狱。8月12日,李在镕获得假释。当时据韩媒报道称,李在镕出狱后有两大任务:一是决策投资,二是梳理门户。

  如今,梳理门户已经开始了。

  一位接近三星的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三星架构调整是每年年末的基本操作,但今年的幅度是近年之最。“公司正在将老一批的员工换下,相对应的,李在镕派系上位。”

  三星电子从2013年开始引入联席CEO制度,改制的诱因是公司复杂的利益主体与苹果在智能手机专利方面存在纠纷。通过将业务分拆成三个独立的部门,三星的手机和家用电器部门避免了与元器件部门的潜在利益冲突,利于后者与苹果和其他消费电子竞品存在业务往来。

  2017年,联席CEO制度经过几年的磨合逐渐趋于稳定。彼时,三星任命金基南、金玄石和高东真为三大独立部门的联席CEO,分别负责半导体解决方案、消费电子业务和移动商用。

  如今,当初的三人都已经离开了联席CEO的岗位。在人事洗牌的同时,李在镕还宣布了又一项“内部革新”,废除晋升所必需的职级别滞留时间等,取消论资排辈。这意味着三星也可以像初创企业一样,诞生30多岁的管理人员和40多岁的CEO。作为三星“三代”掌门人,他急需“稳定”公司的管理层。

  从结果导向来看,这家科技巨头的结构正在简化为toC和toB两项业务。

  三星C端业务趋于稳定。智能手机地位稳固,根据数据调研公司Counterpoint公布的2021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调查报告,排名第一位的是三星,出货量达到6930万台,同比增长20%。在消费电子品类中,电视业务目前全球出货第一,状态强势。但近年来也遭遇了来自TCL的挑战,尤其是在北美地区,TCL在部分时间段甚至超越了三星。

  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对《财经天下》周刊分析称,随着5G、AI、IoT等技术的发展和产业融合趋势的到来,智能手机和包括PC、家电在内的其他智能设备之间的信息与服务打通非常重要,这也是苹果、华为、小米等科技公司的共同做法。三星的这次业务整合,就是要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基础上,增强多元品类互联互通,创造更智能、协同和丰富的应用场景。

  实际上,两大部门的合并也反映出公司利润来源的变迁。千禧年前后,平板、电视是三星重要的收入来源;十年后,智能手机业务支撑起三星的现金牛;现在,半导体业务成为三星最看好的增长引擎。

  三星最新一期财报印证了这一事实,第三季度,半导体业务占据了营业利润的四分之三,而手机和消费电子业务相加组成剩余的四分之一。

  押注半导体

  李在镕的另一个任务,是决策投资。

  在他入狱期间,三星集团拥有高达102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这个数字远远超过英特尔的79亿美元和台积电的310亿美元。在李在镕解决自身法律问题后,三星需要利用这些现金进行业务扩张,正如韩国SK证券分析师KimYoung-woo所言,这是最高管理者应该关注的事情。

  而三星电子把业务扩张的方向放在了半导体领域。事实上,三星是内存芯片的全球领先者,产品涵盖DRAM和NAND这两种类型的存储芯片,其利润主要由其存储芯片业务驱动,今年二季度,三星在DRAM的市场份额为43.6%,在NAND的市场份额达到34%,均为全球第一。

  虽然三星电子在存储芯片方面的技术积累和实力不容小觑,但全球半导体市场中,有近70%是属于非存储芯片的。三星电子即便成为全球独一家的储存芯片制造企业,也只能拿到30%,而这30%还有可能在不断发展中被挤压。

  三星自己也坦言,2022年服务器和PC存储芯片的需求存在不确定性。

  从李在镕出狱后的种种迹象来看,三星将在生产、封装等环节切入,布局存储、5G基站、CPU等多个领域的芯片生产计划。正如分析师此前预言,在李在镕获释不久后,三星就宣布了一项高达2060亿美元的三年期投资计划,以扩大在芯片、生物制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的业务规模。

  2021年11月,李在镕拜访了美国多家科技企业,不久三星就官宣将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建立一座芯片生产基地,耗资170亿美元,最快在2024年投产。三星一直希望缩小与台积电代工水平之间的差距,而差距主要源于关键工艺制程方面的成熟度。一位芯片行业的专家认为,三星虽然建厂稍晚,但在客户资源、产能、税收等方面将获得美国的支撑,进而保证影响力。

  在此之前,李在镕还曾前往荷兰拜访光刻机巨头ASML。EUV光刻机是芯片代工的重要工具,目前全球仅有ASML可出货高端光刻机,如果三星想在5nm、3nm上对台积电取得反超,ASML的光刻机将成为重要的一环。此前,三星也在2012年投资入股ASML公司以加强合作,目前持有ASML1.5%股份。

  除了在代工方面的想法,三星还将野心展望至与5G相关的设备商业务上,例如基站制造,亦需要大量的芯片予以支持。由于华为和中兴正被部分关键市场排除在外,三星期望捕捉这一增长点。

  据韩媒报道,美国一行后,李在镕计划前往阿联酋,会见阿布扎比王储等当地权威人士,讨论5G通信、半导体等未来事业合作问题。

  三星中国迎阵痛

  相比在全球ICT市场的“呼风唤雨”,三星集团在中国区的多项业务却在走下坡路。

  2016年,三星Note7“爆炸门”推倒了三星手机在华业务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在石家庄的一次订货会上,三星中国区高管集体向经销商下跪,一时舆论哗然。下跪却没有向中国消费者道歉,不仅如此,三星一度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召回了Note7,唯独不召回中国市场的产品,一系列操作让三星的品牌受伤颇深。

  2018年,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销量334万部,市场占有率仅为0.8%。而现在,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依然毫无存在感。

  手机观察家袁珂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三星倒下的主因固然来自于自身问题,中国区的对手也没有给三星喘息的机会。

  作为外资企业,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极度傲慢,不愿放低姿态做好本土化。不但界面功能不符合中国人审美和使用习惯,过于原生的操作系统优化不足导致了慢、热、卡。

  更重要的问题是,由于韩国企业冗长的层级机制,三星在线下渠道很难做到完全下沉,许多县级市没有代理商,库存积压降价抛售更是家常便饭。在这门学问上,“OV”兄弟给三星好好上了一课,凭借广袤级地市的铺满覆盖,OPPO曾取代三星登上过中国区销量TOP1。

  目前,三星手机在中国区处于半隐退状态。自2018年年底位于天津的工厂关闭之后,三星在中国的最后一个手机生产工厂——惠州三星工厂也于2019年年底正式解散。

  三星曾表示,正在将产业重新梳理并匹配,具体来说就是将密集型工厂转移到用工成本更低的国家,以应对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财经天下》周刊获悉,目前,三星已经逐渐将智能手机的生产从中国迁至越南、印度等国家。同时还将更多中低端手机交给中国ODM企业生产,例如创维惠州分公司正在帮三星代工生产非旗舰系列。换言之,中国区已经不是三星发力的沃土。

  而三星帝国更大的危机在于,在传统优势项目液晶显示上,正在遭遇中国力量的围剿。在LCD屏幕上,中国企业采取低价策略,用流血耗死对手,逼迫三星、LG等韩企转向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虽然三星垄断了智能手机OLED市场90%以上的份额,但京东方、华星光电的产线已经建起。

  正如韩国信息显示器学会会长柳在秀预测,“虽然韩国在OLED领域暂时保持优势,但两三年内预计就会被中国赶上”,国际市场机构的预测也认为,LCD市场的历史将在OLED战局中重演。

  显示业务的阵痛也在拖累三星电视在中国市场的表现,Omdia数据显示,2018年,三星在中国电视市占率仅为1.7%。2019年和2020年稍有起色,市占率也只有1.9%,甚至不及刚刚进入电视市场的华为,后者市占率达到2.2%。从整体市场看,三星电视的排名已经在十名开外,与高达27.9%的全球市场份额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尽管三星手机和电视在中国市场没有存在感,但三星在整个手机和消费电子的产业链中却扮演着关键角色,三星的存储芯片和屏幕,一直是国内手机和PC厂商所倚赖的对象。

  这种竞争力也是三星所希望加强的,相比于消费电子和手机业务,半导体被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