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怎么样提高速度

文章配图

如何提高公务员考试的速度?教你几招!

  (就很崩溃,录了快半个小时的真题讲解,竟然没有声音;明天重新录过再发吧,太晚了,今天不录了。)

  对于公务员考试的行测模块,大多小伙伴已经有了基本的两个认知:①速度是行测的生命线,没有速度的行测很难得高分;②大多数小伙伴临场是做不完行测套题的,即使题目总量只有120题。

  在这两个大前提下面,怎么提高行测的速度?怎样让自己考出更加理想的分数?这篇文章主要聊下这方面的问题。

  一、你的时间都去哪了?

  大多小伙伴只觉得做题慢、做不完题目,却缺少继续深入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做得慢、做不完题目?你的时间又去哪了?考场里的时间是很快的,需要通过平时的训练来找到问题并针对解决。

  1、模块的大问题

  每个小伙伴的擅长模块、短板模块往往是不一样的,有的判断好,有的资料强;那,除了正确率以外,平时学习就要关注速度的问题——我对小伙伴的要求,只要学习,就要牢固树立“快速做对题目”而不是“会做题目”的理念。

  举个例子:大多数小伙伴慢慢算资料分析,20个题目往往都能有不错的正确率,但却很大可能会花掉35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而这在临场一定是不可接受的。发现模块问题之后,就是针对的学习和提升,一方面是基础概念的强化(重点在套路题),另一方面是练习习惯的养成(关键是不纠结)。

  2、习惯的问题

  行测临场必须要改的两个习惯:①经常性回头;②跟个别题死磕。它们也是临场杀死时间的两大因素,行测时间这么紧张,当然是不允许回头的啦,更不用说经常回头,一是回头特别浪费时间,二是还经常瞎改答案导致出错——有这坏习惯的小伙伴务必要控制寄几。

  任何题目,花费三四分钟甚至更多,对于行测,都是副作用的——注意,说的是副作用,因为根据行测的时间大致分配,三四分种已经能做四五个题目啦——平时练习时就要避免养成这样的坏习惯,练习后也要把类似的问题针对解决。

  3、方法的问题

  有的小伙伴是真不会学习,或者是跟错了学习的对象——行测完全一板一眼来操作,肯定是不可行的;过度追求技巧,也往往得不偿失。那么,这里面的平衡点在哪里呢?

  一是套路。行测有很多很多的套路题,平时学习很大的精力也就放在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逻辑判断里面有个很特殊的考点,叫“二难推理”,这些年很多地方都考了,但小伙伴们甚至有的老师都没搞清楚,在那里瞎做,不纯粹是浪费时间嘛。

  二是习惯。有的方法看着似乎有效,比如,遇到加强削弱,先看下题干论据、论点的差异,然后根据逻辑常考的形式进行预设对应寻找答案;看到图推,先判定图形相同、相似、相异,然后一个个去套方法——怎么说呢,这些可能是“对”的思路,但却不是“快”的思路,只能解决一些特别简单的题目,不能解决相对的难题。咱们学习更关键是要养好针对找答案的习惯,让自己做得又快又准。

  二、怎样快起来?

  直到时间浪费在哪里,了解自身的不足,仍然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真正让自己快起来,还需要注意下面的问题(无论是准备省考还是后面国考、苏考、广东省考的小伙伴,希望你们都认真对应下下面的内容):

  1、搞定弱势模块

  这个“搞定”仍然是相对的概念,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致的,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是尽量做到最好。比如:从小数学不好,那就不要强求资料分析“20分钟20个题目”,这本身也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但一定要努力做到“30分钟以内20个题目”,这是任何人努力都能做到的。

  这个过程会特别辛苦,毕竟不擅长嘛,但还是必须去做的;通过不断的“学习-练习-整理-再练习”的强化流程,让对应模块逐步稳定、提升、提速,这样才能做得越来越好,上了考场也不慌。

  2、搞定经典套路

  行测有很多的固定套路,有的题目甚至是可以秒的——比如,加强削弱里的“翻译性搭桥”“正反方观点”,答案是固定的,只要学会技巧,直接找答案就行;翻译、真假,也是纯粹的套路,对着找答案就行。

  大多数机构的课程,主要也讲的就是这些套路。包括我们,也会对判断、资料里面经常考的套路进行针对梳理,尽量让每一个小伙伴都理解到位,只有40%左右的题目在三四十秒内完成,才有比较大的可能做完行测——行测的临场做题时间一定不是每个题平均分布的,只有该快的足够快,才能抢到其他做题的时间。

  3、搞定自己

  这可能是最难做到的部分吧。大多数小伙伴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有明显的惰性,都不会针对解决自身的问题。关键还是在几个方面:

  一是学会整理。做完题、学习后不能一扔了之,而是要针对把难题、问题真正搞懂。二是学会迎难而上。不能哪里不会不学哪里,反而应该是哪里不会学哪里,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三是要能克服惰性。慢悠悠做题当然是更轻松的啦,随随便便刷刷题当然是更easy的呀,但它们对自己的提升极其有限,有的坏习惯一旦带到考场还可能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必须要针对解决。

  三、模块时间的分配建议

  以120题的联考真题为例,比如:福建省考,20个常识;40个言语;35个判断;15个资料;10个数量。大致时间分配是怎么样的呢?

  1、常识控制在10分钟以内

  常识主要是两个方向:①是积累,②是适度的分析。积累下来,当然是最快的,比如:你在三哥的公众号就看到了某个内容,那直接勾选,10秒都不用;不会的情况下,适度用下分析思路,大多数也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2、言语不能超过35分钟

  我不讲言语,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言语是比较适合用来临场调节时间的——这个模块做得稍微快点和做得很慢,正确率差距不会很大;有的题目,即使分析5分钟,也无法判定到底哪个选项更好。所以,大多时候,我会建议放在数量前面倒数第二个模块做,前面快了可以稍微缓下,前面慢了可以适度提速。

  3、判断不能超过30分钟

  判断作为一个“重”套路的模块,内部差异比较大。图推逻辑重基础、重思路,定义类比重对应、需要适度理解。也是平时学习特别要理解到位、养好习惯的一个模块,有基础的小伙伴,要严格朝着这个时间练习。

  4、资料大致在20分钟左右

  联考资料正常会简单些,基础特别好的小伙伴可以把目标定更高,大多数小伙伴能实现这个目标就很不错啦。资料另一个关键是务必要保证正确率,不然必然会被对手拉开差距。

  简单算下,前面已经花了1小时35分钟。临场还有涂卡、纠结等时间,剩下也就没多少时间,尽量争取做几个数量。

  这里需要注意:如果是要准备国考、苏考、浙考这些题量相对较大考试的小伙伴,还需要进一步压缩时间、提高速度。

  行测备考,习惯真的太过重要啦。小伙伴们想打好基础、养好习惯、获得提升,可以看下咱们4.21即将开课的全程班9期,它是从第一天就开始强调临场、强调实践的课程,带着小伙伴们从课程讲解、问题解答、针对规划等多个角度全面提升常识、判断、数量、资料四个模块,让小伙伴们上了考场真正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