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会比赛项目大全

  央广网北京10月27日消息(记者王晶)值此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国新办就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总体筹办情况举行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第十三届冬残奥会将于2022年3月4日至13日在北京和河北张家口举行,国际残奥委员会限定参赛运动员规模为736人(其中:男子运动员514人,女子运动员222人),设轮椅冰壶、残奥冰球、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6个大项78个小项。

冬残奥会比赛项目大全

冬残奥会比赛项目大全(网络配图 侵删)

  国新办就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总体筹办情况举行发布会(央广网记者王晶摄)

  运动员由肢体残疾和视力残疾两个类别组成

  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赢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我国冬残奥运动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王梅梅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冬残奥会残疾人运动员由肢体残疾和视力残疾两个类别组成。

  其中,残奥高山滑雪、残奥越野滑雪和残奥冬季两项等3个项目,分别设立肢体残疾和视力残疾组别(盲人运动员在健全人领滑员声音引导下参赛);残奥单板滑雪、轮椅冰壶、残奥冰球等3个项目只有肢体残疾运动员参加。

  记者从中国残联获悉,我国冬残奥运动起步较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申办成功以前,冬残奥6大项目我国仅开展2个大项(残奥越野滑雪和轮椅冰壶)。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残奥会,我国首次派出4名运动员参加。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残奥会,我国派出10名运动员参加了残奥越野滑雪、轮椅冰壶2个大项、5个小项比赛,轮椅冰壶队获得了第四名,这是申办前我国最好成绩。

  冬残奥运动员由不足50人发展至近千人

  在训练方面,中国残联及时研究出台了《冬季残奥项目振兴计划》《冬残奥争光行动方案》和《残疾人大众冰雪行动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初选运动员,组织训练营选拔优秀运动员,聘请国内外高水平教练员,培养冬残奥技术官员,建设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全项目组建国家集训队,反季节开展境内外训练,全项目纳入全国残运会赛事。

  据介绍,通过与北京市、河北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开展残疾人冬季运动发展合作,与芬兰、俄罗斯等冰雪体育大国签订残疾人体育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加快发展。

  据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努力,全国冬残奥运动员由原来不足50人发展到近千人,技术官员从无到有发展到100多人,冬残奥项目由2个大项拓展到6个大项,实现了冬残奥会大项参赛全覆盖。

  在训练方面,全部6个大项运动员开展了全年不间断的训练,夏训与冬训、境内与境外、训练与比赛相结合,运动员竞技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冬残奥会争取参加全部6个大项约65个小项的比赛。目前,6个项目的运动员正全力投入备战训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采取严密防控措施,实现了国家队人员“零感染”。

  参加50多项冬残奥国际赛事多个项目实现“零”突破

  2017年我国举办了越野滑雪、冬季两项、高山滑雪、单板滑雪、残奥冰球等5个项目全国比赛,挑选出一批运动员充实到国家队。2019年全国残运会首次将冬残奥会全部6个大项列入其中,有23个省(区、市)的3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70个小项比赛。

  为培养人才队伍,据记者了解,疫情发生前,我们多轮次邀请国外残奥冰球队等来华举行交流赛。2020年1月,首次举办冬残奥亚洲杯系列赛事。2021年2月至10月,在国内举办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单板滑雪比赛,通过积极争取国际组织支持,为运动员参赛创造更多机会。

  积极参加国际赛事,也获取好成绩。2016年以来,我国参加了50多项冬残奥国际赛事,获得多枚奖牌,多个项目实现“零”的突破。2021年2月和4月,我们组队参加了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轮椅冰壶、残奥冰球测试活动,通过参加测试活动,达到了锻炼队伍、提高水平、熟悉适应场地的目的,同时配合组委会完成了各项无障碍设施及相关流程的测试,指导志愿者进行赛事服务等。

  目前,轮椅冰壶世界锦标赛正在北京“冰立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