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地吐痰的生肖」30条“最美街巷”成为首都金名片,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守护

文章配图

30条“最美街巷”成为首都金名片,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守护

  小街小巷小胡同,既是事关百姓生活的城市“里子”,也是影响首都风貌的城市“面子”。2018年至今,全市已评选出30条“最美街巷”。在这些城市的肌理深处,小巷管家、社区志愿者、环保组织成员等多方力量齐抓共管,守住了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成果,擦亮了首都的“金名片”。

  见缝插绿添彩社区“小花园”

  雨后的北京,天空湛蓝如洗。6日下午,记者刚一走近东城区苏州胡同84号门前的“小花园”,居民刘莉健就笑着迎了出来,“您来晚了,要是早两天过来,这院儿里的瓜果还没收呢,那垂着挂着的才好看!”

  细细打量这处面积不足50平方米的“小花园”,西北角的地上整齐地码着一个个方形小篮子,小葱、茴香、大蒜长势正好;东南角靠墙支起的篱笆上丝瓜、苦瓜爬了满架,在头顶洒下一片阴凉。阴凉下,空心菜、藿香郁郁葱葱,还有几丛不知名的小花点缀其间。“这都是刘姐自己种的!像这种闲置空地的装饰,基本都是社区居民自己动手。”听着苏州社区党委副书记陈细芳的夸奖,刘莉健不好意思地笑了。

  刘莉健在苏州胡同住了30多年了。近年来,苏州胡同通过整治提升,环境大为改善,社区还在闲置空地摆上了花坛花箱,由居民自发“认领”,种上瓜果蔬菜,为小胡同见缝插绿。

  “一开春儿,先种点儿小菜儿,菠菜、茴香。等吃完这一拨,就到了四五月份,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种点儿黄瓜、丝瓜、苦瓜、茄子、辣椒。再把这茬收完,这不,我又种上了香菜、菊花菜……”在刘莉健看来,利用闲置空间栽种绿植这件事,居民比社区受益更多,“说到底,这美化的也是我们自己居住的环境。”

  去年年底,苏州胡同被评为2020年“北京最美街巷”。刘莉健带着社区居民和志愿者跟绿植老师学植物养护知识,参与胡同卫生活动,帮忙修剪周边几处花坛。陈细芳表示,未来,社区还将进一步发挥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组建起一支人员相对固定的志愿者队伍,让胡同环境长长久久地美下去。

  志愿巡逻守护小巷美环境

  早上9点,今年已经74岁的小巷管家王昌茂拿着垃圾袋、木夹子,准时出现了西城区人定湖北巷南口,准备开始巡逻。见地上有烟头、纸团,他立刻用木夹子夹起来放进垃圾袋。路过一间店铺,两名工人正从门前停的面包车上卸货,王昌茂赶忙上前提醒:“小伙子,卸完货咱们尽快把车开走,别让车停在胡同里堵塞交通。”

  “巡逻的时候,遇到有乱停车的、乱扔垃圾的、随地吐痰的或是遛狗不拴绳、狗随地大小便没有收拾的,我们都要上前劝阻。”王昌茂告诉记者,人定湖北巷的地理位置特殊,位于西城、朝阳、东城三区的交界处。周边敬老院、超市、商铺、市场林立,早年间环境是出了名的乱和堵。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启动后,西城区德胜街道联合朝阳区安贞街道“跨区协作”,使人定湖北巷环境焕然一新,还被评为“北京最美街巷”。

  成果来之不易。为此,王昌茂和十几位居民一起自发当起了志愿者、小巷管家,德胜街道又找来绿色啄木鸟环保组织,由专业讲师为他们讲解、培训如何劝导不文明行为。现在,黄寺大街24号院社区共有包括小巷管家在内的固定志愿者约50人,其中20人都参与了人定湖北巷的日常巡逻管护。大家轮流排班,每天上午巡逻两个小时,下午一个小时,每人每周至少有一次当值。

  “现在商户、居民也都熟悉我们了,大家大多时候都能自觉保护环境,偶尔我们提醒一两句,大家也都能立刻注意到。”王昌茂说,小巷里的环境越来越好,这是最让他高兴的事。

  自制摆件为小巷“锦上添花”

  2020年,原本连名字都没有,连棵树都没地方栽种的背街小巷——梨园中街一巷,经过一年多的整治和一年“精治”,获得了“北京最美街巷”的称号。家门口的小巷变成了“最美街巷”,老住户王月兰欣喜之余,心里不由得盘算起来,怎么能发挥居民的作用,为小巷锦上添花呢?

  十多年前,王月兰等10位居民志愿者,自发组成了“十姐妹工作室”,用彩色珠子编织寿桃、白菜、花瓶、福字等手工艺品,逢年过节送给困难群体、孤寡老人作为“慰问礼物”。

  既然有好手艺,大家干脆制作一些手工艺品,摆在街头巷尾美化街面环境吧。打定主意,几位老人每天朝九晚五来到工作室“上班”。从电视上搜集线索,从网上下载教程,自己买来毛线等手工材料,反复尝试制作“与时俱进”的街头装饰品。

  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王月兰用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带着大家缝制垃圾分类主题的“毛线绣”;疫情反复,老人们就用毛线缝制“勤洗手、戴口罩、别聚集、少扎堆”等疫情防控“毛线绣”作品。“这不,明年就是虎年了,我们正在用亚克力珠子编立体的生肖老虎,准备摆在街边的展示橱窗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在社区专门为“十姐妹”设立的工作室内,王月兰正带着居民们制作新的街头装饰品。“大家一起出谋划策,为咱们这条小巷加点文化味儿,环境美,还要心里美。”

  不光“十姐妹”热心布置街巷,家住梨园中街一巷附近的居民人人都有好主意。玉桥南里社区主任刘羽佳表示,社区已有192户居民“贡献”出了自家的好家训,社区计划将居民的好家训提炼后,制作成一块块竹简,植入到街巷两侧的墙面装饰条上,将小巷打造成副中心“家庭家教家风”示范街。

  文明寄语:

  人人参与争创最美街巷

  寻常陌巷,百姓门前,关乎民心向背,更连着首都北京的文明形象。

  从2017年起,本市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和文明提升。5年来,北京有3500多条背街小巷完成环境整治提升,涌现出一批最美街巷。昔日脏乱差的草厂四条恢复了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城南风貌,整治后的西海南沿湿地景观引来了黑天鹅漫步,以破旧脏乱闻名的垂杨柳南街变身靓丽小巷……在这些街巷面貌焕然一新的背后,离不开居民、志愿者、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的参与,大家齐抓共管,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今年,“北京最美街巷”评选将继续开展。希望更多的街巷行动起来,人人参与,积极开展社区治理和街巷环境卫生志愿活动,美化家园,争创最美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