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麟汽车」苹果制造的汽车,错过的年份

  |科 | 技|杂 | 谈|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本文作者:郭宇

  本文编辑:施智梁

  本文来源:出行一客(carcaijing)

  杂谈投稿邮箱:631255063@qq.com

  这是一个关于苹果与汽车一波三折的故事,但放在同样的时间坐标里,又不止于此,这也是一批批造车新势力诞生和消失的时间区间。

  不知道苹果CEO蒂姆?库克(TimCook)是否后悔,没有参加那次会面。

  会面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提出的,他想跟库克聊聊苹果收购特斯拉的可能性,按照600亿美元左右的出售价格。

  那是特斯拉最煎熬的一段日子。2017年年中至2019年年中,特斯拉在量产Model3时遭遇了瓶颈,公司一度离破产只差一个月,有段时间马斯克每天都睡在工厂。

  库克并没有给机会,直接拒绝了见面。

  当时的苹果已经有了自己的造车计划,代号“泰坦计划”(ProjectTitan)。2017年苹果第三财季的财报电话会上,库克首度证实泰坦计划的存在。库克认为,自动驾驶是“所有AI项目之母”,苹果从核心技术的角度正在聚焦自动驾驶系统。

  时移势易。当时600亿美元寻求出售的特斯拉,如今已经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车企,市值近9000亿美元,相当于4.5个丰田,8个比亚迪。苹果的泰坦计划则几经波折,数次被传量产,也数次被爆裁员、高管换血,最近一次的消息是:苹果汽车团队已于几个月前解散。

  在苹果折腾上车的这些年里,其他科技公司竞相出征,会猎汽车圈。这是一个关于苹果上车一波三折的故事,但放在同样的时间坐标里,又不止于此,它也是一批批造车新势力诞生和消失的日子。

赛麟汽车

赛麟汽车(网络配图 侵删)

  ▲图源网络

  2014-2017:上车还是造车?苹果在摇摆

  “汽车有电池、电脑、引擎和机械结构,而iPhone也有这些东西,甚至还有引擎。”

  2008年,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与前苹果高管、iPod之父、Nest创始人TonyFadell讨论制造汽车的可能性时,乔布斯如是说。这被看作是苹果想要造车的第一个信号。

  同样是2008年,如今已经年销近百万辆的特斯拉,在当时发布了自己的首款产品:Roadster两门跑车。

  从第一个信号到第一个明确上车的动作,苹果用了五年。2013年苹果宣布进军车联网领域,发布了“iOSinthecar”的车载系统(后更名为CarPlay),其首批合作伙伴包括法拉利、沃尔沃和奔驰,这是苹果历史上首次把自己的软件搭载在其他公司的硬件产品上。

  又过了四年,苹果才官宣第二个上车动作:泰坦计划。2017年苹果第三财季的财报电话会上,库克首度证实泰坦计划的存在。库克认为,自动驾驶是“所有AI项目之母”,苹果从核心技术的角度正在聚焦自动驾驶系统。

  但在一众媒体眼里,2017年官宣的泰坦计划早就不新鲜了。

  早在2015年初,《华尔街日报》称,苹果成立了一个汽车研发中心,汽车项目代号命名为“泰坦计划(ProjectTitan)”,专注研发无人驾驶智能汽车。当时的苹果到处招兵买马,吸引了谷歌、奔驰、特斯拉等公司的专家组建汽车研发团队。有统计显示,在成立后的一年内,研发团队召集了千余名工程师参与,其中,前特斯拉员工超过300人。

  彼时,大洋彼岸的中国也在开启一场热热闹闹的“造车运动”。

  2014年,刚把UC卖给阿里的何小鹏投资了小鹏汽车。何小鹏是自己看好智能电动车的发展,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于是自己拉了一个团队,给他们一笔钱去造车。同年年底,李斌的蔚来汽车成立,贾跃亭的乐视造车SEE计划首次浮出水面。2015年,李想的理想汽车、沈晖的威马汽车、朱江明的零跑汽车等等纷纷成立。当然,还有一些车企已经淡出记忆:比如拜腾、绿驰、奇点、前途、游侠。

  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做智能电动汽车。

  “所有做电动车的人都得感谢特斯拉,它在前面为我们趟路,做消费者教育。”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2014年之前,特斯拉已经发布了高端SUV车型ModelS。2014年4月22日,第一批中国用户——8名中国企业家正式从马斯克手中接过属于自己的ModelS车钥匙。这8个人中就有李想——这个当时担任汽车之家总裁,后来创立理想汽车的男人。

  回到2015年,苹果的造车之心在域名上体现得淋漓尽致。2015年12月,苹果分别注册了“apple.car”、“apple.cars”以及“apple.auto”三个域名。外界普遍有两种猜测,一种是这些域名与苹果的CarPlay车载系统有关,另一种则是认为苹果要下场造车。

  只不过到2017年苹果官宣泰坦计划时,原先被媒体报道的造整车已经成了库克口中的自动驾驶系统。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据美国《商业内幕》(BusinessInsider)报道,苹果曾一度考虑将宝马i3用作苹果汽车的基础,但由于和宝马一直没谈拢,尤其是核心问题如项目领导权,数据归属权,因此再无后续。

  从官宣口径来看,苹果开始allin自动驾驶系统,暂时不想造整车的事情了。

  2017年4月,苹果获得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DMV(车辆管理局)许可证,可以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车辆。许可证涵盖了3辆雷克萨斯RX450hSUV和6名安全司机。

  采取了相似路径的中国同行们,步伐似乎要快得多。

  2017年,百度成立智能驾驶事业群组,并推出了名为“Apollo”(阿波罗)的计划,为车企和科技公司提供开放的软件平台。那一年,百度CEO李彦宏坐着无人驾驶车上了北京的五环,并收到了一张罚单。“无人驾驶罚单已经来了,无人车量产还会远吗?”李彦宏说道。

  也是在2017年初夏,中国杭州的一个地下室里,零跑汽车CEO朱江明正拉着《财经》记者参观零跑汽车的全域自研,比如动力总成、自动驾驶感知技术。这是零跑汽车的临时办公地点。朱江明指着一群埋头工作的技术员说,“背靠大华,零跑在自动驾驶上没问题,在这儿工作的挺多都是大华视觉感知算法的人才。”

  2018-2019:苹果正挖人,外界很期待

  你一定不陌生这样的说法:“特斯拉就像汽车界的苹果”。

  “颠覆性”“创新性”是苹果之前战绩的标签,iPhone便是苹果的杰作之一。在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智能手机之前,手机市场上基本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诺基亚为代表,带有数字九键的功能手机,另一个是以黑莓全键盘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但当时的智能还需要触摸笔来操作触摸屏。

  iPhone的出现,让人们扔掉了触摸笔和实体键盘,实现手指与屏幕的多点触控,同时推出的指纹解锁、应用商店等功能,让其他智能手机竞相追逐。

  因此,业界一直对苹果造车抱有期待:

  “特斯拉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谷歌,而是是苹果公司。”——特斯拉CEO马斯克。

  “(我们)最大的对手将会是谷歌、苹果,而不是通用或FCA。”——福特时任CEO马克?菲尔兹(MarkFields)。

  “苹果给大众带来的挑战要高于丰田。”——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

  一个业内普遍认同的造车逻辑是,科技公司看到了新造车公司在资本市场大受欢迎,因此跃跃欲试。

  “只有造车才能获得更高的市值,也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称,连传统老牌车企都反应过来,以科技赋能大力布局高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为抓住这一波发展的浪潮,有着互联网基因的科技公司们不甘心只做智能网联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决定从上车走向造车。

  要跨界造车的不止苹果一家科技公司。早在2017年,戴森便正式宣布启动电动车项目,计划投资逾20亿英镑(约合25亿美元)。放眼国内,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也曾下定决心造车,收购主营新能源客车的银隆汽车;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电动车项目定名“智己汽车”,已落户上海浦东。